![]() |
发新帖|刷 新| 首页|上页|下页|末页 3543/3714 | 登陆论坛 | 新人注册 | 刷 新 |
小弟我初来论坛以后请多多指教!
快报年龄、体重、身高、三围、婚否、银行帐号和密码。
女也女马白勺I3分的太开了
http://www.tudou.com/programs/view/fL3Gzx3qSHY/ …
[详细内容]
估计背景是投影
exe文件都给买咖啡给咔嚓掉了
怎么解决的?
数 值 叙 述
0 0x0000 作业完成。
1 0x0001 不正确的函数。
2 0x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档案。
3 0x000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。
4 0x0004 系统无法开启档案。
5 0x0005 拒绝存取。
6 0x0006 无效的代码。 …
[详细内容]
应该说,1X刻录是最好,但现在绝大多数最低都要有4X。我想,如果先把WAV文件用专用软件打包成ISO之类的镜像,再刻录,是不是要好点?BT
降低到1X是为了减少jitter-------让激光烧的每一个坑的下降沿和上升沿更加棱角分明,减少解码失误,更好地还原声音.
一般CD里面运放都是4558,你换个5532,声音利马好许多,你再换个Op2604运放,它的声音更细腻,解析力更强。我现在听的就是朝露的解码器,里面的IC都带插座,可以当场试着换,声音绝对不一样的.
的的确确能提高音质。不能说只理解电影的内涵就不需要大屏幕,HDTV了,感官享受也是很重要的
好比用几百元的爱国者数码相机的主,你给他说85/F1.4的焦外要比1.8的好的多,,但要多付出差不多4K元,他一定认为你有病
画面上,只要指点一下,大部分人都能看出 1.4 和1.8的区别来(当然,这焦外值不值得那么多钱是另外一回事)
而那音响线,只要不是太差的,跟1万多块的比起来,盲听有几个人能分辨出来?? …
[详细内容]
况且人耳还就是有这种记忆力,同一首,听过好听的,再在普通的设备上听,就难以忍受.当然了,器材再好,也是为音乐服务的,可是事实上724和MAYA播放音乐的时候确实有差别,不能无视吧.
我知道音频上常见的失真有谐波失真(包括奇次的和偶次的),交越失真,削顶失真等等,每种失真产生的机理不同,听感不同,如果有人说能听出来是那种失真,产生失真的部位在哪里,能手到病除解决他,你可能不太信吧?我曾经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测试过人耳的听觉范围,差别很大,对声音的感受也不同,所以,听音乐就是听个自在,只有同行的人才有共鸣,外行的听来几乎不合清理,实属鸡同鸭讲.
也确实能使人达到一种不同感觉的境界,但它超出了音乐的范畴,容易引人入歧途,对于鼓吹这种追求的人,就是放毒
不会用10多原的黑胶CD专用盘刻录吧
买不到的就不说了。说实话,CD的包装确实看起来很舒服,厚厚的印刷相当地精美。看着一排牌正版CD的感觉绝对不是自己刻录的能比的。
现在市面上10多元的CD都很垃圾,还不如自己DIY呢,现在下载APE好多都带封面扫描。哦,有些还根本买不到,比如国外的新世纪音乐,淘宝上去找,老贵,打口碟,要看RP
从策划设计印刷拍板都是很完美地,很有个性的。那个东西缺少了也是一种损失。图文并茂很详细地介绍每个曲子的意境。享受啊。如果是PLMM的作品,呵呵,诗意地意淫吧。还带艺术性
就好像以前我必须收最好版本的DVD,兄弟连买了D5都要去收一套200元的军包豪华版。现在觉得8元的D9一样不错,再说以后蓝光出来,又要全部洗一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