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发新帖|刷 新| 首页|上页|下页|末页 119/143 | 登陆论坛 | 新人注册 | 刷 新 |
很久未对我们的这个zf进行评价了,但是最近却心有很多的感慨。记得去年在国际某一著 名商业评论杂志上,某一位著名外籍华人,在对中国目前的时事评价时说,中国zf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,便是政 府信用危机,试想,一个“取信于民”的zf,靠着几十年的浴血奋斗、靠着无数位先烈和前辈的鲜血换来的—— 和平而稳定的今天,是多么的来之不易!
但是,我们却一次次的看到,某些所谓的zf代言人、zf高层的决策 人士,却一次次的视zf之信用于无物,一次次在公众面前玩起了“变脸”的游戏,一次次地调戏我们这些无权无 势的劳苦人民。这样的事例,我们不妨信手捏来:大家是否还记得,在去年的年中某个时间,我们的某位高层,在 一次重要的公开会议上,曾信誓旦旦地对我们许诺:“人民币绝不升值”,但是没过几天,人民银行却悄悄地将人 民币与美元汇率下降2%;再举一些近期的例子,就目前全民关心的股市而言,那更是让普通老百姓跌价眼镜,如 3月中,某央行负责人曾公开宣布,近期暂不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银行存款保证金比率,但是一周不到,央行便 公布了上调利率的公告;5月中,某知名网站上流传:财政部准备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率,结果财政部有人马上出 面辟谣说明,财政部暂未考虑调整事项;但是等到5月29日晚,财政部发布公告,将谣言成为现实。大家可看到 ,29日的股市交易,放量上攻而且交易量明显增加,其表现就已告诉大家:已有相当一些人,知道该内幕信息即 将发布,已提前清仓,难道这样不算是“内幕信息”?。这样30日上午大盘调整将百点,相信会让不少股民心惊 肉跳。
这样“真实的谎言”的例子,我们只要稍加关注,实在是太多了。在下试想,是谁让某些人,一直在滥用 我们多年来树立起来的“zf信用”,一个诚信的zf,是否需要欺骗我们广大的老百姓,我们在经历一次次痛苦 的戏弄后,心中的感受如何?我们的zf,有没有让我们老百姓充分相信的理由?这让我们想起,我们小时候学过 的一篇课文《狼来了》,当我们一次次在经历“狼来了”的谣言时,一旦某一天,当真的“狼”来了的时候,我们 还会相信我们的zf么?
…
[详细内容]
中国股民们5月30日发布公告,对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规行为的财政部进行公开谴责。
散户们表示,财政部部长、副部长以及下属等未能勤勉尽责,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负有直接的责任,其行为严重违反有关承诺,严重误导了投资者,而且有关信息发布的行为违反了信息披露程序。
散户们称,经查,财政部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:2007年5月30日前,财政部已经对加税进行研究,并在23日前签署草案。5月30日0点2分,财政部才正式刊登公告披露了加税事宜。在整个加税政策制定过程难以保密的情况下,财政部没有按规定及时进行阶段性的信息披露。
更早以前的2007年5月22日,在财政部尚未就加税政策进行公开披露的情况下,就已经在内部泄漏了有关加税的信息,没有按规定将信息的知情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。
…
[详细内容]
QFII正在撤离沪深股市,有些QFII声称其额度已经用不完;同时,中美战略对话中,又达成将QFII额度一下子从100亿美元升至300亿美元的协议。这两个似乎互相矛盾的现象,但却十分符合经济学原理:QFII进入中国股市,是为了获取比其它国家更高的收益,短期的撤离,不过是战术性行为;以争取更多额度,为了在战略上获取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。
要是再涨上去只怕又没机会了。
阳光下的QFII在撤离,但月光下的外资正在大规模进入,有人预测规模可能达到正式QFII的10倍,即有1000亿美元。比如高盛以股权投资形式进入中国知名的品牌企业或者新兴行业:出资3500万美元购买中国平安(61.16,2.19,3.71%)保险公司6.8%股份;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中国网通2.4%股份;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芯国际4.0%股份;出资2000万美元完成粤海企业有限公司大规模重组;牵手英联等财团出资8000万美元购进无锡尚德55.77%股份;出资20.1亿元人民币吃进河南双汇集团全部股份等等。这些企业要么在所属行业中占有着特别的权重,要么具有十分乐观的成长潜力,因此其所产生的市场影响要大大超过一般性企业。这些投资不受QFII额度限制,回报更高。
在5月30日及未来一周的大跌行情中,有多少人因为破产而自杀?
请选择:
(1) 100~999
(2) 1000~9999
(3) 10000~99999
(4) 100000或更多
其中上吊、喝农药、跳楼、自焚的自杀行为中,比例最高的是: …
[详细内容]
(1)
(3) …
[详细内容]
再晚点,排队排到天亮也未必能轮得上。